我国钨和稀土在资源储量和产量上具有绝对优势。钨被称为“工业食盐”、“战争金属“,而稀土被称为“工业味精”,因其具有独特的高温性能,在国防工业、航空航天、电子信息、能源、冶金和核工业等梁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已成为当今高技术中的基础材料,民用国防建设中不可缺少切与人民生活质量息息相关的材料,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一般来说,将钨作为基质材料并掺杂电子一处功低的稀土氧化物,能够制备稀土电极材料。由于稀土金属氧化物具有优良的热电子发射能力、稀土钨电极材料一方面能够提高材料的再结晶温度,同事又能够激活电子发射。因此,稀土钨电极材料一直是替代传统技术放射性钍钨点击材料的开发方向。
钨电极材料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原子能、化工、防止等行业。它几乎适合于所有金属材料的焊接,特别是有色金属及其合金、不锈钢、高温合金、钛及钛合金以及难熔金属的活性金属等。
纯钨电极在高温作用下会再结晶形成等轴粗晶组织,使其力学性能下降,并且纯钨功函数高、电流容量小,再大电流下烧损比较严重。因此,1913年科学家在纯钨电极的基础上发现钍钨点击材料。钍钨电极是最早使用的稀土钨电极,性能好、市场占有率高,是当前的主要的热电子发射材料,但钍元素具有放射性。在生产、使用、飞起等过个环节都会发生放射性污染,对环境危害十分严重。
鉴于此,前苏联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研制新型的电极材料,我国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上海灯泡厂、北京钨铝材料厂几乎在同一时期也将铈钨电极试制成功并推广应用。铈钨电极无放射性,低电流焊起弧度性好,在低电流小直径焊接中成为钍钨点击的首选替代品。但铈钨电极使用上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在大电流或交流氢弧焊电极、气体放电光源等条件下,铈钨电极的引弧、抗烧损性能较差,使用寿命也比较短,因此尚不能完全取代钍钨电极。